在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,朱琴辦公室的燈光經常亮到很晚。8月30日,白天參加完全國“人民滿意的公務員”和“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”表彰大會相關活動,晚上她又回到工作崗位忙到12點。“事兒比較多,不能耽誤了。”朱琴說。
燈光映射奉獻擔當,點亮政務改革工作。作為政府網站建設管理處處長、政策法規(guī)處處長,朱琴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追求,敢于擔當、銳意創(chuàng)新、善作善成,出色完成承擔的接訴即辦改革、“放管服”改革、網上政府建設等多項重點任務,讓企業(yè)群眾享受到更便捷更溫暖的服務,為打造北京政務服務亮麗名片作出了貢獻。
站穩(wěn)人民立場推進政務服務改革
2019年初,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的接訴即辦改革在北京正式啟動。它讓市民找政府有了快捷鍵,成為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重要抓手。
良法是善治的前提。在實踐的基礎上,接訴即辦立法提上日程。2020年底,多次參與或組織起草接訴即辦相關文件的朱琴,受命承擔《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具體起草工作。
倒排工期,留給她和團隊的時間不到3個月。她快馬加鞭地推動組建立法專班并集中辦公,組織召開40余場座談調研會,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,2個月時間內先后修改40余稿,高質量完成草案報審稿。
條例進入審議階段,朱琴配合市人大廣泛開門立法、參與逐條修改。誰也沒有想到,這個過程中,市民來電是否要“全面接訴”引發(fā)熱烈討論。
“有的換個燈泡要打12345,有的家里飛進蝙蝠也要打12345,是否設立不予受理范圍?”“是否可以增加訴求人義務?”“是否改變群眾評價制度?”……來自基層單位的聲音異常激烈。
“與其他立法過程相比,從來沒聽到過基層這么強烈的呼聲,從來沒有過這么大的壓力!”一位參與立法多年的專家感慨。
針對熱議問題,朱琴始終站穩(wěn)人民立場,反復溝通交流、闡釋改革初心。“接訴即辦,辦的是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小事,回答的是讓人民生活幸福的國之大者深刻命題,這部法不僅是制度保障法、深化改革法,更是為民服務法,不應該設置訴求門檻,評價應交給群眾評價。”
最終,條例堅持全面接訴、不設門檻、依法辦理、全面保障訴求人權利。同時,為了響應基層心聲,條例對分類處置、精準派單、協調辦理提出明確要求,為基層工作人員配備了工作“法寶”,減輕壓力。群眾評價,這是“一項守住民心的北京方案”。
條例實施后,接訴即辦機制流程更加規(guī)范了,對政府依法履職的要求更加嚴格了。2019年初到現在,群眾訴求解決率從53%提升至93%,滿意率從65%提升至94%,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
改革為民就要敢于碰硬。起草《北京市提升新服務進一步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行動方案》過程中,在市委市政府堅定支持下,她刀刃向內謀劃改革措施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降低準入門檻,減少不當干預,強化政策兌現,給市場送去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改革紅利。她牽頭發(fā)起整治僵尸網站、僵尸新媒體、僵尸電話行動,建清單、定制度、智能巡、全面查,每個季度對全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進行通報,使服務水平大幅躍升。
銳意創(chuàng)新讓服務更智慧更便捷
2018年11月16日,為了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,北京市整合職能,組建掛牌了政務服務管理局。身處被喻為“改革發(fā)動機”的政務服務管理局,如何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務,是一道必答題。
2019年10月,習總書記關于區(qū)塊鏈技術的重要講話話音剛落,北京大規(guī)模啟動區(qū)塊鏈行動計劃。
區(qū)塊鏈是什么?能干什么?政務服務領域如何應用?大家懵懵懂懂、無從下手。
這一極富挑戰(zhàn)的工作交給了朱琴。
“當時,懂區(qū)塊鏈的專家不懂政務,懂政務的專家不懂得區(qū)塊鏈。”文科出身的朱琴笑言。那段時間,她先從能對上話的專家聊起,一點點摸索前行。
業(yè)務需求是什么?能不能通過區(qū)塊鏈技術來解決?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?朱琴帶著專家團隊先后翻閱27萬字中英文資料,召開102場調研會、專家座談會,協調46個部門,迅速厘清時間表路線圖。
“開始時,專家團隊也沒有信心,建議先從幾個事項試點開始。”朱琴不氣餒,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,北京市在政務服務領域大規(guī)模落地幾百個場景應用,被作為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。
“以前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,傳遞、使用、管理過程脫離原部門的控制,容易出錯帶來風險,責任也不好明確。”朱琴說,現在利用區(qū)塊鏈技術,一方面數據自營自管,“共享不脫庫”,打消數據提供方將數據“交出去”的顧慮;另一方面數據確權清晰、安全免責使用,打消數據使用方“不敢用”的顧慮。數據傳輸、使用的痕跡都可以被記錄和監(jiān)督,而且防止篡改,極大提升了安全性,提升了辦事效率。
目前,在不動產登記、跨境貿易、中小企業(yè)融資等高頻辦事領域,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運用區(qū)塊鏈技術打通了傳統數據共享模式較難打通的400余項數據,平均減材料40%,不少事項企業(yè)群眾“跑腿”次數從五六次減少到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為了提效能、優(yōu)服務,朱琴以建設人民滿意的網上政府為目標,帶領團隊謀劃數字政務建設行動方案,推動實現政策信息“一網通查”、辦事服務“一網通辦”、互動交流“一網通答”,形成了政府網站建設的北京品牌。為了推動營商環(huán)境國際化建設,她策劃推出8語種市政府國際版網站,打造網上一站式國際服務平臺,打出了國際化服務品牌。
因為善于破新題、解難題,朱琴被同事們稱為“攻堅能手”“改革先鋒”。“為了提升政務服務水平,她勇于向未知領域探索,總有辦法、總能創(chuàng)新,是新時代高素質專業(yè)化公務員的標桿。”政府網站建設管理處同事高瑞說。
停不下的“陀螺”
改革任務繁重,身兼兩個處的處長,天天風風火火、加班加點干工作,成為朱琴的常態(tài)。
談起朱琴,掛職干部、政策法規(guī)處副處長孫麗莉連連點贊:“第一次見面,她說,給你兩周時間適應吧。還沒等我說話,她接著說,要不,一周吧。然后,辦公室的小伙子送來處里的公用資料,幫助我熟悉工作。打開一看,有400個G!”
對朱琴的敬業(yè)投入、快節(jié)奏,身邊同事都“見怪不怪”了。“這么多年來,她就像一個停不下的‘陀螺’,工作拼命是出了名的。”共事多年的公共資源交易處副處長付相波說。
疫情期間,不少人居家辦公。每天早上,朱琴雷打不動地召集大家在線開會,推進工作。為了強監(jiān)管、促發(fā)展,她用“腳板”丈量短板,和相關部門同事用3個多月深入60多家企業(yè)蹲點調研,創(chuàng)新提出“6+4”一體化綜合監(jiān)管改革思路。
“因為這份投入,一個尋常的培訓班也能做出高分文章。”同事趙欣莉記得,為了辦好接訴即辦專題培訓班,朱琴3次到市委黨校討論方案、教學計劃,專門安排心理沙盤為學員紓解壓力,并把討論課上的意見建議整理成冊、逐一研究。“整個工作干下來,常規(guī)的動作有,提升的動作也有,雖然很累,但大家都感覺工作干得漂亮、效果好!”
敬業(yè)奉獻,只為更好的政務服務。在朱琴的帶領下,團隊始終以趕考姿態(tài)推進工作,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,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,贏得一片好評。
有一次,朱琴帶著孩子在公園玩,問正在玩耍的一家人知道12345嗎?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搶著說:“阿姨我知道,我打過,特別好!”“聽著孩子脆生生的回答,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!”朱琴幸福地說。
“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,生逢其時當奮斗其時!”談起下一步工作,朱琴表示,將牢記習總書記囑托,繼續(xù)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努力擦亮政務服務這扇“小窗口”,展示首善之區(qū)的新氣象,彰顯中國之治的大氣派!
來源:共產黨員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