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 農歷十月廿三
>習近平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
>弘揚憲法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
>“三查 三評 三聯(lián)”抓實駐村隊伍管理
【要聞簡報】
>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,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,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(jù),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(guī)范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加強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,豐富和發(fā)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和憲法實踐,推動我國憲法制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歷史性成就。
>12月4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白俄羅斯總統(tǒng)盧卡申科。同日,習近平向“2023從都國際論壇”致賀信。
【學習筆記】
法律是社會生活、國家治理的準繩。涉外法律制度是國家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涉外法治的基礎,發(fā)揮著固根本、穩(wěn)預期、利長遠的重要作用。——摘自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
【手機短評】
弘揚憲法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
----------
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。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個“憲法宣傳周”,主題是“大力弘揚憲法精神,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”。憲法是厚重的,承載著國家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和未來?;厥讈頃r路,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斗和創(chuàng)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,同黨和人民開辟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。今天,從設立國家憲法日、開展“憲法宣傳周”活動,到實行憲法宣誓制度,加強國旗法、國歌法等憲法相關法律的學習宣傳,我國現(xiàn)行憲法的顯著優(yōu)勢、堅實基礎、強大生命力進一步彰顯,尊崇憲法、學習憲法、遵守憲法、維護憲法、運用憲法的共識在全社會進一步夯實。前進道路上,我們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,增強憲法自覺,加強憲法實施,履行憲法使命,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。憲法是親切的,保障著公民的權利、尊嚴和幸福。我們每個人與憲法密切相關的故事,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書寫,并伴隨一生、守護終身。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,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。當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蔚然成風,美好生活就有了更為堅實的法治保障。明法于心,守法于行。只有銘刻在人們心中的法治,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。在貴州遵義仁懷市鹽津小學門口,一名與媽媽一起送姐姐入學的5歲小男孩,聽到校園里的國歌后雙腳立正,向著國旗方向敬禮;在云南大理漾濞縣蒼山西鎮(zhèn)光明村,村民有啥疑難問題都來咨詢“法律明白人”,“他的講解讓人一下子就明白了”。事實證明,法治文化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,“日用而不覺”,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人們的內心認同并自覺踐行。只有用法治文化浸潤心田、滋養(yǎng)社會,才能讓法治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。
【干部工作】
“三查 三評 三聯(lián)”抓實駐村隊伍管理
----------
近年來,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探索建立“三查、三評、三聯(lián)”工作機制,加強派出干部管理,確保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下得去、蹲得住、干得好。一是“三查”促真蹲實駐。派出單位通過實地察看、走訪群眾等方式,全面掌握派出干部駐村工作情況,每月與所駐鄉(xiāng)鎮(zhèn)黨委溝通,對工作不認真、幫扶成效差的派出干部進行提醒談話,對屢教不改的進行召回管理。鄉(xiāng)鎮(zhèn)包片班子每月對駐村人員開展不少于1次以上的工作督查,結果在鄉(xiāng)鎮(zhèn)范圍內通報,并上報派出單位和組織部門??h級組織部門采取明察暗訪的方式,每年開展不低于4次的實地督查。二是“三評”促履職盡責。以村為單位,每半年召開1次述職測評會議,由駐村工作人員向黨員群眾代表述職,現(xiàn)場接受打分、計分、亮分。組織村“兩委”通過集中座談和個別訪談等方式,對駐村黨員干部履職盡責、執(zhí)行駐村工作紀律、加強自身建設等情況進行評價,針對存在問題建立臺賬管理。以鄉(xiāng)鎮(zhèn)為單位,每半年進行綜合分析評價,并建立正反向工作臺賬和反饋機制,督促問題整改。三是“三聯(lián)”促責任落實。加強對派出干部駐村期間在崗情況的考核,考核結果與干部評先評優(yōu)關聯(lián)。對表現(xiàn)優(yōu)秀的黨員干部,按照干部管理權限,由組織人事部門制定培養(yǎng)計劃,有針對性地培養(yǎng),讓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關聯(lián)。同時,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在各級督查檢查中被通報的,對派出單位和管理鄉(xiāng)鎮(zhèn)進行扣分,納入年度綜合考核負面清單,讓考核結果與派出單位、管理鄉(xiāng)鎮(zhèn)的年度綜合考核關聯(lián)。
【圖說中國】
牛羊借牧 實現(xiàn)雙贏
---------
近年來,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全面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,引導牧民走“天然放牧+舍飼養(yǎng)殖+異地借牧”相結合的畜牧業(yè)轉型之路。每逢冬季,山區(qū)牧民把冬季牧場轉移到農區(qū)豐富的秸稈田野,休養(yǎng)草原的同時還能實現(xiàn)牧民農戶增收。據(jù)了解,今冬該縣外出“異地借牧”牧民676戶,借牧牛羊近21萬頭只。下圖為12月2日拍攝的張掖市三閘鎮(zhèn)玉米秸稈田野,冬季借牧的肅南縣牛羊群正在靜靜覓食。
【溫馨提示】
您好!歡迎您對共產黨員手機報提出寶貴意見,請發(fā)送手機短信至12371。更多信息請關注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:gcdyweixin和登錄共產黨員網:www.12371.cn。接收本手機報免費。
來源:共產黨員網